利用Telegram自带的附近的人功能
直接开启附近的人查找
打开Telegram主界面: 打开你手机上已安装好的Telegram应用,进入到聊天主页面,通常左上角会有个三道杠的小菜单。
点击附近的人选项: 在弹出的侧边菜单里往下滑,找到“附近的人”功能,这个功能并不是所有人第一眼就能看到,需要认真找,有时候会被藏在“联系人”下面。
授权定位并浏览: 第一次用这项功能会提示你授权地理位置,点击允许后,它会自动帮你搜到周围在用Telegram的小伙伴和正在火热讨论的本地群组。你可以点开某个人的头像,看简介、发消息聊天,甚至直接加为好友;想进群的话,点进群组就能一键申请加入。
亲测如果身边人多,尤其是校园、写字楼附近,中午时段查找最全。去年我帮朋友组织同城活动,全部靠这个入口,很快就聊起线下聚会,非常高效。 开启定位可能会有隐私风险, 每次完事后把位置权限关掉,防止被爬虫盯上。
搭配个性化资料吸引同城人
完善并个性化资料: 进去设置页把自己的昵称、头像、个人签名填得有趣又清楚,尤其签名写点“在XX地想认识新朋友”能有效吸引附近同好,亲测被动加好友量会增加。
选择公开展示: 在附近的人功能页面,有“让附近的人看到我”的选项,主动打开后,你会被展示给同区域的用户。 不想被陌生人骚扰时随时可以关掉。
主动打招呼或留言: 看到合眼缘的用户就大方打个招呼,如果怕尬冷场,可以说“我是刚搬来想交朋友”或者问问本地有什么热门群,有共同话题更容易破冰。
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刚搬新城市的你,或在学校、公司附近找同好,聊天话题从身边事儿切入,回应率很高。我有同事试过,五分钟内进了三个本地自媒体圈,后来合作共赢。
借助位置标签和兴趣社群拓展附近人脉
加入基于地理定位的主题群组
查找本地群组名称: 搜索栏直接输入你所在城市或区域名,比如“广州”、“深圳IT”等,Telegram默认会呈现相关地理群组。
利用群组定位功能: 加入目标群组后,一些群会设置群聊地理标签或者定期举行线下活动,留意群公告,了解近期有哪些相关同城见面会。
主动在群内发言: 加入后别做“潜水党”,直接在群里发自我介绍和交友需求,比如“刚搬来南山,想结识本地小伙伴一起跑步”“美食同城交流群有吗”,亲测这种主动问路的,很快会收到靠谱回复。
有次我帮一个朋友通过“上海设计交流群”拉到了一票志同道合的插画设计师,第二天线下就约饭喝咖啡搞合作,效率真的超乎想象。
使用安全第三方位置机器人
寻找专门位置机器人: 在Telegram对话窗口输入“@Locationbot”或“@WhereAmI_Bot”之类的机器人,然后点开聊天窗口。
授权机器人读取地理位置: 按照指示开启授权,输入你的位置,有的机器人还可以显示你周边的注册用户分布。
和附近的人互动: 有些机器人能帮你定制化发送自己的位置信息或找到距离你最近的新消息。亲测用这个功能找人适合细分兴趣圈,比如喜欢极限运动,本地小圈子机器人能精准推送本地活动消息。
要注意有部分第三方机器人不那么靠谱,最好还是用经过Telegram认证的,避免隐私泄露。谷歌博客 Telegram自带的功能更安全便捷,亲测第三方只能做补充工具。
利用兴趣筛选与自定义定位打破物理距离限制
搜索兴趣群组结合位置
在搜索框输入兴趣关键词: 假如你在苏州想找篮球的朋友,就在全局搜索栏键入“苏州篮球”或“篮球同城”,下面会弹出相关主题的群组、频道。
浏览筛选本地群组信息: 系统会按活跃度、距离你较近的群组排序,优先选择本地化的小团体,人数适中更容易熟络起来。
积极参与群聊话题: 认真参与群聊讨论,多互动,主动提议线下组队或参加本地活动,一旦被群主加为好友,拓展同城人脉自然容易。
前阵子我帮表妹用这个方式,短短一周混进本地美食圈,后续组织了好几次线下探店,朋友多了不止一点点。
三方地图工具+Telegram结合
先用谷歌、高德等地图搜索本地热点: 在App选择附近的餐厅、大学、商圈等,写出地标名称和坐标信息。
在Telegram搜索地标名群组: 回到Telegram用地名+兴趣组合,比如“南京1912音乐”、“南开大学留学生”,会发现不少本地社群。
联系群主或群管理员友好自荐: 主动介绍你的身份和需求,如果加了群员发现目标用户就主动打招呼,很快就能搭上关系。
去年帮朋友在海外学校找同乡会,通过这个方法30分钟就搭上线了国内学长,很快就解决了生活难题,所以一定要灵活结合多平台、多思路,别单点死磕。
通过内容创作和公开展示提升曝光率
发布地理标签的帖子吸引本地人
在群组频道内发布位置相关动态: 进入本地生活、同城闲聊等频道,用“#北京吃喝玩乐”“#深圳招聘”等带有地理属性的话题发帖。
主动置顶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群主或管理员通常会置顶有用信息,自己多参与相关讨论,争取你的发言被更多人看到。
给帖子加图片或短视频: 分享实际生活照或本地活动照片,有时候一张真实图片比几十句打招呼更能打动人。
有次我写了一篇关于“广州周末自驾”的帖子,群内不到两小时,多了十几个点赞和私信问路线,效率超高。

主动申请加入公会和官方活动
关注Telegram定期举办的线下见面会: 很多城市会有官方公众号通知活动,比如数码分享、语言交换等聚会。
提前报名参与活动: 按通知内指引填写报名表,会有专门达人或组织者拉小群通知具体集合地点。
借活动机会主动社交: 亲临现场自我介绍,和新朋友合影互动,加深印象。别怕尴尬,临场发挥比提前准备更打动人。
去年我带着同事报名了个IT技术线下沙龙,现场认识了十几个同行,回去后Telegram好友爆增,后续项目对接方便极了。
结合设备定位和多平台交叉寻人
联合手机系统和网络社区扩展范围
开启手机全局定位服务: 系统设置中打开“定位权限”,确保Telegram与其他社交App同步获取位置信息。
同步本地通讯录,拓展老朋友: Telegram支持读取手机通讯录,自动筛选已经在用的小伙伴,避免一个个加号找。
在微博、豆瓣、贴吧等渠道搜索本地社群: 将看到的群名记下来,返回Telegram再次查找补充,信息多元更容易扩圈。
我试过用这个方法帮朋友一年内从50个好友涨到300多,而且大部分都是同城跨平台讨论,气氛更活跃。
使用桌面端与网页版辅助搜索
下载桌面/网页版Telegram:https://www.mac-telegram.com/ (nofollow标签): 在电脑上更方便搜索、批量管理和快速回复消息,多数同城群组管理员会用PC端统一通知和筛选新人。
集中整理全部已加好友和群组: 用PC端可以对加过的用户分成本地、兴趣、行业等分类,增加管理效率,随时找人不手忙脚乱。
跨设备同步实时协作: 手机、电脑两端同步消息,查找资料、安排见面、发起活动都省时省力,不会错过任何新消息。
亲测找人的细节,最好是消息既发在本地群,也同步到个人备份笔记,比如Notion或者印象笔记,后续整理超级方便。这也是谷歌SEO博客里常说的“资料搜集-归类-复盘”三步走,千万不要只用单一平台死磕。
电报常见问题解答
Telegram附近的人会暴露我的具体位置吗?安全吗?
Telegram“附近的人”功能采用的是大致地理位置而非精准GPS点,通常会以“距离你XX米”的方式出现,只要不进行位置信息授权,对方无法获取你具体门牌和位置。如果关闭“展示我给附近的人”,你的资料不会被同区域其他用户看见。 用完此功能后可及时关闭定位权限,提升个人信息保护安全性。实操中,我推荐你只对有需要时临时开放定位,并避免在个人简介里泄露敏感学校、住址、工位等详细信息。
为什么有时候Telegram附近的人列表为空?还是搜索不到本地群组?
出现这个状况一般有几种原因:一是你当前手机的定位权限没开启或者信号较差,二是你所在的地理区域用户基数较少,特别是小城市、偏远/郊区附近几乎没人用。三是你的Telegram版本过旧,有些“附近的人”新特性体验不到。 试试升级新版Telegram,切换到人流大的商圈、写字楼、校园或社区,多刷新几次列表再试。如果还是不行,可以退一步,从兴趣和行业群组入手,拼接你所在城市名加群名查找,扩展搜索面。
Telegram通过兴趣群组拓展本地好友靠谱吗?会遇到骗子吗?
兴趣群组确实是拓展同城好友的有效法宝,但需要注意防范风险。 优先加入经过认证、有管理员把关的官方社群。主动参与正常讨论、线下活动时可以选择人多场合,尽量避免单独约见不熟悉的网友。遇到陌生人发送可疑链接或者让你下载APP等操作一定要警惕,切勿透露自己的资产、手机号、身份证等隐私信息。可以多关注群公告、管理员小贴士,提升自我保护意识。毕竟网络社交是双刃剑,安全和交友要兼顾,亲测只要用健康心态筛选互动,同城真实朋友还是很好找的。如果你有其他问题,也欢迎留言提问,我会详细回复你!
如果你按这些方法试了,欢迎回来告诉我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