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你要收藏的信息到“已保存信息”对话。点击右上角⋮,选择“添加标签”或用 Emojis 对内容做标记。新建私人频道或群聊,以不同分类方式把信息分别收藏进去。安装Telegram第三方Bot(像Saved Messages Plus Plus),让Bot帮你给收藏信息自动贴分类标签。给常用标记的内容固定在私人频道置顶,这样找起来更高效。每个方法都不复杂,步骤下文详细拆解,哪怕你是Telegram新手也能快速上手,让你的喜欢、重要资料不再丢失。
利用“已保存信息”打造分组标签
你要是像我这样收藏过100+条Telegram消息,靠记性根本找不到。其实,“已保存信息”这个官方功能可以打基础,再用简单技巧加分组,效果棒极了。
添加标签到保存信息
打开聊天设置:进Telegram,点击左上角菜单,选择“已保存信息”对话。
转发所需内容:找到想收藏的消息,长按、点击“转发”,选择已保存信息,消息即归档。
给信息加标签:在保存的消息前手动输入特定标签,例如【吃饭】【工作】;下次要找只需搜索标签即可。这是我最常用的方法,像去年帮同事整理技术资料,每个类型加上#python等关键词,半年内回溯都不费劲。你可以自定义标签,比如#电影#购物清单,很直观。
利用Emojis做可视分组
复制/粘贴表情:保存信息时,在消息最前面插入相关表情(比如🍔美食、📚学习)。
快速筛选查找:想找某类收藏时,在已保存信息对话框里用Emojis作为关键词搜索,效率很高。
改善查阅体验:每次加新内容,前缀都习惯带一样的表情,这样聊天界面一眼扫过就知道属于哪一类。不用额外软件就能实现“分组视图”,对于碎片收藏超省力。
用私人频道或群聊细致分类
不管是哈利波特粉还是效率控,经常一大堆收藏需要分门别类。亲测把Telegram当成“云笔记本”用,效果不输OneNote。
自建频道做资料库
新建Telegram频道:点击左上角菜单,选择“新频道”,命名如“我的读书收藏”。
转发内容进频道:将想收藏的消息直接转发到相应频道,每个频道代表一个主题,比如“旅行攻略”“育儿备忘”。
置顶重要内容:需要时将关键内容置顶,重要信息永远排在上面,时间久了也不会沉底。比如去日本前我这样整理攻略,上飞机就能快速复习。
组建私人多功能群聊
新建Telegram群聊:选择“新建群组”,拉上自己(可以只自己),群名设为“灵感池”“代码段备份”等。
分类转发整理:每聊到需要长期保存的资料,直接转发到对应群,这样同类消息都聚一起。
利用群内话题串联:有些内容可以用“回复”功能,把同系列消息串成一条线,查阅超方便。这对于多行业资料归档特别友好,我平时工作、兴趣全靠这种法子。
借助Bot自动给消息打标签
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自动化工作流”,Telegram第三方Bot太香了。市面上已经有不少Bot能帮你给收藏的信息按规则自动分类,省去手动整理。
安装Saved Messages Plus Plus
查找Bot并添加:在Telegram内搜索“Saved Messages Plus Plus”,点进聊天后添加到你的收藏频道。
设置分类标签:启动Bot后,在它菜单里按指引创建自己常用的分类标签。
一键转发归档:每次遇到想收藏的消息,转发到Bot,它会自动给消息打上你预设的标签,后续直接筛选查找。实际用下来,对付大量杂乱信息,超好用。
试用Tag All Bot自动归类
找到Tag All Bot:在聊天列表内搜索“Tag All”,添加到Telegram账户。
配置自动标签规则:通过Bot菜单为不同类型信息设置关键词、标签映射关系。
自动分类保存:每次收藏消息,Bot自动检测内容关键字,按设定标签分组归档。对极其爱收集微博段子、课件的朋友,这个工具堪称神器,毕竟懒人专用。
用固定消息高频分类归纳
对于极重要的信息,除了前文的标签分类外,还可以直接将这些条目信息固定到个人收藏频道顶部,实现一键查找。
频道或群组固定顶部消息
进入私人频道/群聊:先进入你装作“资料夹”的那个频道或群。
长按要置顶的消息:选中之后点顶部三点,选择“置顶”。
批量归档高频内容:只要有新的高频或常查找内容,及时置顶并清理无效的置顶信息,保证界面整洁。像我平时整理文章灵感、VIP客户资料都靠这个功能,节约大量翻找时间。
固定消息搭配标签描述
消息内容加简短说明:原消息前后加[摘要]或简短描述。
小范围分组置顶:给同一类型的消息同时置顶,几条并排,很容易发现。
高频信息屏蔽干扰项:定期清理/替换不常用的置顶,保证界面井然有序。用得好,完全可以替代复杂的笔记软件。
结合第三方应用实现高级分类存储
Telegram的开放性很强,你甚至可以借助外部应用程序配合使用,实现更复杂的信息分类管理。
用Notion同步管理
安装Notion并注册账号:下载App或用网页版,注册个人账号。
转发/复制Telegram信息到Notion:每次遇到需要分门别类收藏的消息,直接跳转到Notion新增页面或数据库分类。
多平台无缝检索:设计分类、标签系统后,支持多设备同步、搜索再不怕找不到重要内容。而且还能插图、加文件,扩展性很强。
利用Google Keep辅助收纳
装好Google Keep:手机下载或网页访问,登陆自己的Google账号。
Telegram复制内容,一键导入Keep:把消息和相关标签一起导入Google Keep对应的便签。
以标签或颜色分类:利用Keep的颜色、高级标签功能区分不同内容,保持明细清晰。这种做法更适合内容多以文字为主的场景,高频临时查阅效率快速提升。多个平台的数据也不容易丢。
想深入了解Telegram本身所有官方特性、以及Bot等第三方拓展,可以移步到Telegram网站(nofollow)获取最新资讯和工具,信息分类更有章法!
电报常见问题解答
Q1:Telegram如何批量管理收藏信息?会不会丢内容?
A:Telegram官方“已保存信息”本身就是为快速保存、备份重要消息准备的。 如果你担心内容太多时找不到,其实上面讲到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批量管理痛点。比如,我平时习惯加上统一的标签或带表情的小图标,几百条也秒查。用频道、群组细分,大内容量也不会乱套。更高级的做法是借助Bot,自动将内容归档到特定分类,用过Saved Messages Plus Plus的朋友反馈很多都表示哪怕保存上千条也不会乱。只要你不删除对话和频道,内容几乎不会丢,Telegram云存储非常安全,日常用绝对靠谱。
Q2:Telegram用Bot自动整理信息安全吗?会暴露隐私吗?
A:Telegram里的大部分Bot认真筛选都很安全,但始终 用知名度高、有公开用户反馈的Bot。比如Saved Messages Plus Plus、Tag All等,都有较多的用户和公开社区支持。 你自己用Bot时只把公开信息或者无关隐私的内容交给Bot最保险,真正私密内容还是转发到自己的私聊“已保存信息”更合适。Telegram本身强调端到端加密,官方Bot不会乱传你的内容,但第三方Bot还得看开发者和用户群体口碑。就我和身边运营朋友的实际经验,合规Bot足够日常分类用,但涉及隐私个别注意即可。
Q3:Telegram分组收藏后能跨设备同步吗?比如手机和电脑用是一样的吗?
A:这个是Telegram的超大优势。只要同一个账号,无论你用安卓、iOS还是网页版,所有收藏的内容(无论是已保存信息、私人频道还是群组),都会自动云端同步。我有时候在电脑整理工作文档,用手机随手拍个照直接转发到收藏频道,下次在家用平板也能直接打开相同收藏,内容没有任何缺失。Bot打的标签分组也是账号级别的,不用怕丢。 如果你用Notion、Google Keep等第三方云工具同步内容,平台间的体验也是无缝的,超级方便。
如果你按这些方法试了,欢迎回来告诉我效果!
